黃河頌教學反思(通用5篇)
導語:《黃河頌》,旋律激昂,氣勢磅礴,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,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。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黃河頌教學反思(通用5篇),文章希望大家喜歡!
《黃河頌》光未然創(chuàng)作于1939年,硝煙彌漫,烽火燃遍我中華大地……那個特殊的時代,距現在的學生較遠,因此在備課時設計了四大板塊:感性認識黃河(圖片、視頻的形式激發(fā)學生的初步感受);吟讀黃河頌歌、探究黃河精神(讀中感,讀中悟,讀中品);拓展延伸(三個小題開拓學生視野);當堂檢測。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作品傳達的情感。
一節(jié)課倉促結束后,發(fā)現有兩個方面的不足:
1.詩歌教學中“讀”的作用沒有發(fā)揮出作用。
盡管授課過程中有范讀的引領,也有學生的自由讀,可是學生的自由讀展示時寥寥無幾,雖然給學生指導怎樣朗讀,但學生的讀被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故在執(zhí)行時大打折扣。
2.課堂教學中學生的“主體地位”沒有凸顯。
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拋出問題,引導學生明確,顯得學生學習的被動,因而課堂的氛圍比較死板,學生只是在課堂中被動接受,其學習能力、學習思維等均為得到培養(yǎng),故課堂效率低下。
面對本節(jié)課的課堂教學,自己認識到在教學中存在的陋習,故以后的教學打算從以下改進:
1.發(fā)揮學生的主體地位。
學生是學習的參與者,因而在課堂上教師要從多種渠道入手,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。如一班授課時進行改進,朗讀環(huán)節(jié)設計了比賽,個人比賽;小組比賽;男、女生誦讀比賽。這樣一來學生紛紛參與其中,在朗讀中體驗詩歌內容,那么下面的環(huán)節(jié)自然迎刃而解。所以說,只要注意到就能想到,能想到就能做到。
2.詩歌教學中要專注“讀”的靈魂作用。
好的文章,朗讀中自然能感受到它的迷人魅力,尤其是詩歌教學,“讀”應該貫穿整個課堂。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,“將心比心”,感詩人所感,想詩人所想,讀出感情更能讀出深遠的意味,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藝術的享受。同樣的調整后在一班上《黃河頌》一文,夯實了“讀”,學生在讀中一下子感受到歌詞部分統(tǒng)領的關鍵字是“望”,對于文中三次反復出現的“啊,黃河”其作用學生也能知曉。
當然,課堂中還有很多的不足,感謝同組成員對我本節(jié)課的不足能毫無保留的指出,以便我更好的努力學習。一節(jié)遺憾的課!但,誰又能說教學不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?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這一節(jié)課中,更清醒地反思教學,認識自我,完善自我。
前一周上了《黃河頌》這篇課文,感覺效果還不錯。在教學設計時,我有意識地在其中突出了朗讀指導,因為這節(jié)課教學重點之一就是有感情地朗讀詩歌,理解詩歌贊頌黃河、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。現對這節(jié)課總結反思如下。
一、教學課件的制作與使用。
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其磅礴雄渾、一瀉千里的氣勢如果只通過文字來展現,將會極大地削弱這首詩歌的壯美與力度,學生也體會不出中華民族堅韌執(zhí)著、偉大剛強的民族精神。于是,我將《黃河頌》配樂朗誦及歌曲、壺口瀑布視頻以及保衛(wèi)黃河的歌曲都納入了教學課件。我相信,這些內容肯定會激發(fā)并且感染學生,使他們身上的民族自尊心與民族自豪感熊熊燃燒,使課堂教學效率大為提升。
二、課堂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的設置。
所有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都圍繞著一個中心,那就是朗讀指導、朗讀訓練、提升朗讀能力。從初讀課文、感知歌詞,到賞讀課文、品味歌詞,從美讀詩歌、升華主題,到課堂延伸、知識反饋,都將朗讀置于關鍵位置,予以高度關注。而且朗讀指導方式多樣,針對性強,切實將閱讀課朗讀指導落到了實處,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。
三、學生參與度的評價。
本節(jié)課的最大特點,就是采取多種方式吸引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,最大限度的激發(fā)學生朗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。粗略計算下來,整節(jié)課用于朗讀詩歌的時間在35分鐘以上。而且在朗讀過程中,學生得到了老師的全方位指導,對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四、存在的不足。
如果說本節(jié)課有什么遺憾的話,那就是因為學生的實際朗讀基礎與水平較為薄弱,所以盡管朗讀訓練設置的那么多,教師也進行了悉心指導,但朗讀優(yōu)秀的學生寥寥無幾。這同時也說明日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,相應的朗讀指導也往往成了一句空話,無法落實。
一、品創(chuàng)作背景:
了解詩歌創(chuàng)作背景,可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,并使課堂的教學延伸得更深遠,豐富學生的知識?!饵S河頌》光未然創(chuàng)作于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的作品,那是一個民族生死存亡懸于一線的危難年代。詩人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,站在象征民族氣節(jié)的黃河面前,面對黃河的磅礴氣勢,寫下的詩歌,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就自然地會與民族命運聯(lián)系到一起。
二、品創(chuàng)作的情感:
詩歌作品是詩人情感的載體,情感又是詩歌的靈魂所在。情感的品味是詩歌學習的重點所在,了解了作者的創(chuàng)作背景之后,詩人創(chuàng)作的情感也呼之欲出了。本詩的寫作對象是“黃河”,被譽為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”,包納了民族文化內涵的特殊河流。詩人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,對著它機時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。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感悟,“文化的搖籃”、“鐵的臂膀”、“英雄的體魄”、“民族的屏障”……學生的內心的豪邁之情被激發(fā)了,與詩人達成了共鳴。再輔以《黃河頌》的樂章的欣賞,更有畫龍點睛的作用。
三、品詩歌的內容:
詩的內容是閱讀的關鍵所在,也是詩人思想表現的根本,所以必須要好好理解、品味,但不宜過多過細地去“肢解”、分析。想要讓學生通過內容了探索詩人的心靈世界,教師就不宜有過多的講解,更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,讓學生被動地接受,而失去了學習體味的'機會。課堂上應注意引導的藝術,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,點到即止?!饵S河頌》結構與內容都比較簡明,表達的主題也集中,稍加點拔即可。
1、讀出感情:詩歌朗讀時應充分發(fā)揮想象,“將心比心”,感詩人所感,想詩人所想,讀出感情更能讀出深遠的意味,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藝術的享受。注意節(jié)奏,語調的高低起伏及關鍵詞的把握,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與味。
2、讀出語氣:言為心聲,一樣的句子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,表達的意思就不相同。詩歌的朗讀語氣得揣摩準確?!饵S河頌》句式整齊,相同句式重復多處,但所表達的意思卻是有所不同的。比如連用了三個“啊,黃河!”,但三處所表達的語氣是有所不同的:豪邁—贊美—激昂。
3、讀出體會:詩歌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得到一種藝術的熏陶與享受,更要讓學生學有所得,學有所感。在小節(jié)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中可讓學生選取最喜歡的章節(jié)或句子說說理由,或就詩的意境、思想、情感、寫法等談談自己的看法,甚至可以讓學生根據本課所學內容,自己嘗試寫寫詩。
總之,詩歌教學應注重品讀,保護學生的想象力,留給他們自由的空間;還要聯(lián)系實際,學以致用地進行拓展遷移。
《黃河頌》是著名音樂作品《黃河大合唱》第二樂章的歌詞,作品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了黃河偉大而堅強的形象,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,情緒慷慨激昂,是學生接受詩歌教育、領略新詩藝術的好范本,更是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、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。在備課時,我本能的認為像這類詩歌類文體的教學,調動學生情感當然是上好課的首要條件。于是,我的教學設計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為主,將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作為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所在。布置預習作業(yè)時,我請學生借助教輔書《完全解讀》對這篇詩作寫作的時代背景進行充分了解,同時通過初讀課文大致體會本文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樸素的愛國感情。
在課堂上,我第一階段的教學以掃除生字詞障礙為主,在學生可以通讀課文的前提下,再進入第二階段的有感情的誦讀領悟的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進入誦讀領悟的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之前,如何引導聾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?這曾是一度困擾我許久的難解的癥結之處。在普校,老師們大多采用播放《保衛(wèi)黃河》為背景音樂作為鋪墊來點燃學生讀的熱情,以達到喧染感情加深詩歌理解的教學效果。而我們聾生聽不到,無法感受音樂帶來的撼動心靈的力量。于是,我根據聾生的特點,指導學生將詩歌以口語+手語+體態(tài)語的朗讀形式呈現出來,竟然也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。
我的具體做法是:首先,讀前要統(tǒng)一手語。在這篇詩歌中,大部分的詞句都可以用手語表達出來,但是還有個別的語句不能恰當地得以表達,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指導學生以口語+體態(tài)語的方式解決。其次,朗讀時正確運用手勢動作的輕重“讀”出詩歌的情感,力求讀得熱情悲壯,讀出黃河滾滾奔流的氣勢,讀出中華民族團結抗戰(zhàn)、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,這樣的朗讀才符合本課整體的誦讀基調。最后,在熟讀理解詩作的基礎上,要求學生背誦、默寫課文?;仡櫋饵S河頌》的教學,我以聾生極富特色的手口并用的“讀”來貫穿課堂始末,很好地將黃河的氣勢磅礴和英勇豪邁通過大量的讀展現了出來,同時也讓學生通過“讀” 強烈體會到本文力透紙背的歌頌黃河、歌頌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情感,在很大程度上激發(fā)了聾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,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。
詩歌貴形象思維,且講究含蓄。當詩人描繪事物時,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說這事物怎樣,而在于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;寫景則是借景抒情,詠物則是借物言志。而這些形象也好,情感也好,無不依賴于詩歌語言的表述。因此,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“籠統(tǒng)”再次走向“籠統(tǒng)”。
《黃河頌》是《黃河大合唱》的第二局部。在上課一開始我向同學介紹了作品的有關背景,從九、一八事變到《黃河大合唱》的幾個局部,如《黃水謠》《捍衛(wèi)黃河》這幾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。由介紹歷史背景到聆聽這段歷史的痛苦呻吟,由對《黃河大合唱》的整體感知到對音樂作品的領會、感受,同學對這樣宏大的作品的主題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。在上課時,分析課文的主題,同學基本都能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。他們都說在朗誦這首歌詞時要體現出一種在壓迫下的呻吟,要展現出人民在家破人亡、妻離子散的悲憤,要表示出全民團結抗戰(zhàn)的激情。同學能談到這些,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于作品的主題思想基本可以掌握。
在教《黃河頌》時,我還根據自身的見解和簡單的音樂了解給同學唱了《黃水謠》、《黃河大合唱》、《滿江紅》等幾首歌,讓同學在宏觀的角度先感知作品,把籠統(tǒng)的事物變得生動具體,為下面的分析課文奠定的基礎,雖然在介紹背景和作品時用去了大量的時間,但在教學效果上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文檔為doc格式